
央廣網南寧11月22日消息(記者羅蘭 通訊員李嫻 陳情)近日,2021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廣西大學教授王雙飛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是自1999年廣西大學鄭皆連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后,時隔22年,廣西培養產生的第二位院士。
“當選院士對于我來說是一種光榮,也是學術界對我們造紙行業、學科以及廣西大學的一種高度肯定。我感覺壓力更大、責任更重了,以前對學科建設和專業規劃設計方面的目標,需要調整到更高?!蓖蹼p飛在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說。
王雙飛1995年來到廣西,現任廣西大學技術成果轉化研究院院長、廣西一流學科“輕工技術與工程”學科帶頭人、廣西清潔化制漿造紙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他還成功創辦了上市公司廣西博世科環??萍脊煞萦邢薰?,推動創新技術成果轉化,有力地推動了我國輕工行業清潔生產與污染控制及環境保護技術的進步。
“20多年來,我與團隊一直致力于造紙過程的清潔生產與環境保護?!蓖蹼p飛帶領團隊聚焦造紙行業“卡脖子”問題,開展科研攻關,多項重大科技成果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成為國際主流,推動清潔造紙和造紙工業的綠色發展。

王雙飛帶領團隊耗時十年展開了“造紙與發酵典型廢水資源化和超低排放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研究,創造性地開發了多個技術,大幅提高了廢水回用率,解決了廢紙制漿行業的瓶頸問題,實現了造紙及發酵行業有機廢水處理的核心技術與關鍵設備的國產化,徹底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近30年的技術壟斷,已在中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緬甸、印度等國家和地區推進的項目有100余項。他主導的“大型二氧化氯制備系統及紙漿無元素氯漂白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解決了我國紙漿清潔漂白的“卡脖子”技術難題,打破了國外跨國公司的壟斷,成果已在中國、美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應用,成為國際上該領域的主流技術,市場占有率超過八成。
近年來,廣西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強桂戰略,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和“高精尖缺”人才導向,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在人才梯隊建設、科研條件配套、管理機制創新上下功夫。通過建立起“院士后備人選-八桂學者-特聘專家-青年人才”高層次人才培育體系,在項目資助、人才獎勵、引導基金等方面對創新人才予以重點支持,不斷推進高水平創新平臺建設,培育了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為解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中關鍵技術難題提供重要科技支撐。
王雙飛說:“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廣西能夠給予充分的政策支持和經費保障,對我及團隊來說,既是鼓勵也是給我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讓我們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去做產業化成果的基礎研究,完善理論體系?!?/p>